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一子目重点讲述冷战的内涵、美苏冷战的原因、表现及两极格局的特点。 第二子目重点讲述美苏冷战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表现、世界多极力量增长的内涵及依据。 第三子目重点讲述美苏两极格局走向瓦解的历程及原因。 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体现了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代表的两极格局形成、发展和最终走向瓦解的演变以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阅读教材第一目,指出冷战的主要原因,并将美苏两国在欧洲冷战表现的图片填写完整。 [提示]主要原因: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国家利益的严重冲突。冷战表现: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华约” 2.阅读教材第一目,指出美苏冷战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和特点。 [提示]形成标志:1955年,华约的建立。特点: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不对称是指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不完全是指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以外。 1.冷战 含义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除直接交战以外的所有对抗方式]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原因 制度差异 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同盟破裂 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根本原因 美国和苏联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表现 政治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同年9月,苏联、波兰等欧洲九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应对美国的挑战 经济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 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 地缘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2.两极格局 形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特点 不对称性 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不完全性 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核心概念] 1.冷战: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手段、方式,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战”———实质是对抗。 2.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存在于1955年“华约”成立至1991年苏联解体。 情境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史料一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 史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共同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反共;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 [深化拓展]———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