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21337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桃花心木(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0371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花心,练习,教案,课件,新课标
    (课件网)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桃花心木 复习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的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课文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这两篇课文的写作特点都是借物喻人。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zū jí ji o 正确认读:租  秧  汲   侥 正确书写:租  秧  旱  规  萎  汲  圃 出租 插秧 干旱 规律 枯萎 汲取 花圃 yāng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从从容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对树苗的生长了解非常清楚,对树苗的枯萎一点儿也不惊讶和慌张。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说话,表现出对人的真诚恳切和情意深长。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种树人的那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一是种树人来浇水的时间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二是种树人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三是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也不一定,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他还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种树人为什么做事都没有规律? 种树人这样做事在培养树苗的适应环境,自我生长的能力,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学会把很少的水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以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够顽强地生存。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文中的两个“不确定”分别是什么意思? 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生活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情况,比如考试成绩下降了,要参加比赛的时候生病了,和最要好的朋友发生矛盾了,买文具的钱丢了等等。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因为桃花心木在种树人的精心调教下,已经学会了适应环境,已经掌握了在“不确定”中生存的本领,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地扎根,茁壮成长,所以如种树人所愿,即使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的不确定 人的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