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4668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9634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默写《示儿》 穿越清代 探究诗人的期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宋时期两位诗人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己亥杂诗》这个题目的意思是龚自珍在己亥年,也就是1839年写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龚自珍很有才华,但考取功名的道路也是非常坎坷,屡试不第,直到道光九年,他第六次参加会试才中进士,那一年他38岁了。之后他担任了“礼部主事”等一些并不重要的官职。龚自珍虽任小官,仍多次上书,指出当时官场上的问题,但都未被朝廷采纳,反为同僚所恨。1839年,他48岁时那一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龚自珍请辞回到南方老家。他给朋友的信里面说,我这心里头有事。于是,他拿笔在账本上写诗,写好以后就团成纸扔在兜里头。大半年后,他数了数纸团,一共有三百一十五,也就是三百一十五首诗,这就是己亥年《己亥杂诗》的来由,这些诗主要是“提意见”。两年后龚自珍病逝。 己亥 hài 万马齐喑 yīn 抖擞 sǒu 恃强凌弱 shì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根据朗读节奏划分朗读《己亥杂诗》,结合注释和“资料链接”理解诗意。 终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悲哀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沉寂无声 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振作 ①自然界的统治者②暗指当政者 “拘”着什么“格”呢? 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 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 自由读这首诗,圈出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诗人在“哀”什么呢?其实,这首诗每一句都在写诗人“哀”什么。我们现结合注释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 “哀”没有“风雷”般的改革。 “哀”“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哑了,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比喻整个大清国一片死气沉沉。 “哀”缺少人材,因为没有人材,才呼唤人材。 “哀”有人材不会用,之所以建议“不拘一格”,就是因为现实中条条框框太多。 这么多“哀”,你觉得龚自珍是陷入了绝望,还是抱有希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840年以后,清朝陷入漫长的屈辱史。然而,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龚自珍那样的爱国人士,中华民族才从一个个低估爬出来,走向伟大复兴。 诗中运用了哪些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和情感? 诗人运用了“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等恢宏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题临安邸》 悲愤中讽刺权贵 《己亥杂诗》 哀叹中呼吁改革 爱 国 《示儿》 悲痛中有所期盼 通过对这三首诗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陆游悲痛中有所期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