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1248

15 一分钟(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4次 大小:77096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分钟,教案,课件,素材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思维能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审美创造:珍惜时间,学会管理时间。 课前解析 关注人文主题:学生体会一分钟的时间长短,培养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 关注课文结构:《一分钟》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呈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二十分钟的事。第1自然段关注元元贪睡及贪睡时的心情,第2~4自然段关注元元两次叹气时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第5、6自然段可联系上下文、借助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等,理解“后悔”一词,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元元后悔的心情,体会时间的重要,懂得管理时间;再借助“要是……就……”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关注朗读:课文中出现了5次“一分钟”,它们的读法是不同的。如“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可以引导学生学一学元元起床的动作,体会他当时慵懒的样子,然后再朗读。教师示范朗读,朗读元元两次叹气时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重点指导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叹气”往往是因为心情不好,说话的时候声音是轻轻的;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元元两次叹气时会想些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迟”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会写“灯、车”等7个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重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钟、迟”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会写“灯、车、站、课”4个字;区分形近字“已、己”。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后悔”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是钟表。(出示课件3) 教师导入:钟表上的一分钟很短,因为它在60个“嘀嗒”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很长,因为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每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一分钟》。 (板书:一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使课堂充满情趣,同时增强学生对“一分钟”的感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为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出示课件4)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课文段落序号。 检查朗读:指名让学生分段开火车式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教师过渡:现在,老师想请六位同学,每人一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6、7) 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 教师讲解:“钟、灯、等、定、经”都是后鼻音。 学习多音字“背”。 (2)出示词语。(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3.识字方法。(出示课件9~11) 教师过渡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熟字+偏旁:钟=钅+中 迟=辶+尺 背=北+月 灯=火+丁 位=亻+立 (2)熟字比较:已—己 (3)部件换一换:决—快—块 钟—种 经—轻 (4)熟字组新词。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两幅插图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12、13) 预设:第一幅插图讲的是主人公元元想再睡一分钟。第二幅插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