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1605

【高效课堂】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即景》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460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任务,学习,__即景,习作,第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__即景》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感受美景的无处不在,激发关注大自然、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文化自信)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景物的变化。(语言运用)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思维能力)能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手法,按一定顺序把这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清楚具体,同时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1.拍照片来观察记录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 任务二: 活动一:审题1.这是一次( )作文,“即景”的意思是( )。(“即景”的意思是当下的、眼前的、短时间的景象。因此如果写一年四季的景象就不符合要求。)2.本次写作对象是:_____。(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活动二:选材 1. 自然现象:风、雨、雷、雾、日出、日落、月升、月落… 2. 自然景观:山水、田园、荷塘、湖泊、雪山、枫林、沙漠……活动三:写法指导1.审明题意,确定主题 首先要明确“什么即景”中的“什么”指的是什么,它可以是自然景色(如雨中即景、日出即景)、城市风光(如街头即景、公园即景)、生活场景(如市场即景、校园即景)等。确定主题后,要围绕这个主题来构思和展开文章。2.细致观察,捕捉细节即景作文的关键在于对眼前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述。要注意捕捉景物的细节特征,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其描绘出来。同时,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3.融入情感,表达感受即景作文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述,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感受。要通过文字表达出自己对眼前景物的喜爱、惊讶、赞叹等情感,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4.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即景作文的结构要清晰明了,一般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开头:简要介绍所要描述的景物和背景;中间:详细展开对景物的描述和感受;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5.语言优美,注重文采即景作文的语言要优美流畅,注重文采和韵律感。可以适当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美感。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避免使用生硬、呆板的词汇和句式。活动四:结构思维导图活动五:习作方法。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观察,切实把握景物特点。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在写作时,一般来讲,写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如写“观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写一处自然景观,可按空间顺序来写,如“窗外即景”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3.抓住变化,展示形态。任何一种自然景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它的形态变化,这样写出来的景才会活泼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4.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才会具体、形象,从而深深地感染读者,给人美好的感受。活动六:开头+结尾开头方法 1.场景式开头①傍晚时分,人们都赶在回家的路上,太阳也赶在回家的路上了。我站在阳台上,静观落日的奇景。②清晨,微风唤醒了沉睡的苇塘,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举目向远处望去,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这片美丽的景色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2.列举式开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我喜欢群星闪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