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 复习范围:第七单元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蓄水(chǔ) 签订(qiān) 崛起(jué) B.迷惑(huò) 延长(tíng) 催促(cuī) C.邀请(yāo) 明媚(méi) 打扰(rǎo) D.被迫(pò) 妄想(wàng) 清晰(xī)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én zuì shī cí zhào gù qín guó xiàng mù píng fán zhèn fèn xiào guǒ 3.下面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 ) A.欲饮琵琶马上催 让他马上过来 B.醉卧沙场君莫笑 沙场点兵 C.古来征战儿人回 他即将踏上征途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这位法官秉公执法,深得大家的爱戴。 B.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仍被人称颂。 C.即使我软磨硬泡,爸爸仍旧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D.他连题都没看便若有所思地问道:“这道题怎么做 ” 5.下面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B.到了深夜,梅兰芳只要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 C.梅兰芳虽然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 D.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被在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改陈述句) (2)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改为转述句)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二、能力提升。(15分) 1.补全诗句。(6分)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夏日绝句》一诗中“ , ”两句借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无耻行径;《出塞》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诗人期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疆战事的愿望;《凉州词》一诗中“ , ”两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战士们出征前视死如归的勇气与豪放旷达的胸怀。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戏,做的事情有:移居香港、 、装病等;经历的困难和危险有:无法登台、 、 等。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讲了 、 、 三件事,从中可以感受到周恩来的 。 (3)《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中,作者追寻的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口语交际。(4分) 假如你是四(2)班的中队长,想邀请一位抗日老战士明天来班级为同学们做报告,你邀请时将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空间。(26 分)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13分)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2分) 2.我能理解下列句子并填空。(4分) (1)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从“一直”和“默默”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立下大志是经过了 。这时他可能在想: 。 (2)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 “如此的抱负和胸———是指 ,“他睁大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