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三) 一、基础知识。(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分)( ) A.凶恶(è) 混乱(hùn) 冒昧(wèi) B.宁愿(nìng) 立即(jì) 逊色(xùn) C.塞北(sāi) 边框(kuàng) 谨慎(shèn) D.系鞋带(jì) 拯救(zhěng) 传颂(sòng)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xuǎn zé yín chàng héng qī shù bā jiān dìng réng rán kēng kēng wā wā 3.联系前后文,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加点词的反义词,使句子通顺。(4分) (1)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 )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 (2)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一起( )下去了。 (3)天黑了,( )的街道慢慢变得冷清了。 (4)只要他把眼睛一张开,世界就成了白天,眼睛一( ),黑夜就降临大地。 4.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8分) 无( )无故 人山人( ) 若( )若现 手( )足蹈 心急如( ) 胆战心( ) (1)仔细观察第1行词语的特点,照样子再写一个: 。 (2)第2行的3 个词语都是写人物心情的,这样的词语还 有: 。 5.选择恰当的词语,用“ ”画出。 (4分) (1)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温柔 柔和)。 (2)小女孩正(注目 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3)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阔 宽敞)的了。 (4)这一摔是那么(痛快 欢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为“被”字句) (2)芦苇被斜阳照成了红色。(改为拟人句) (3)把下列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按要求改写。 民族气节 敬佩 的 令人 梅兰芳 改为反问句: 二、能力提升。(10分)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牛和鹅》中,“我”对鹅的态度由害怕到不怕,是因为“我”明白了要从各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 2.老师经常教育我们,机会在眼前时,必须要抓紧,不可错过,用成语来概括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3.《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贾平凹,他把爬山虎描写得非常细致,是因为观察得特别仔细。 ( ) 4.西门豹到达邺地后,先摸清了底细,然后用妙计惩治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并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是一位好官。( ) 5.《雪梅》这首诗借梅、雪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 三、口语交际。(4分) 经过商讨,班级决定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在参观过程中,你发现有人在墙上乱涂乱画,你会怎样劝阻他 四、阅读空间。(25分) (一)爬山虎的脚(节选)(12分)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①这就是爬山虎的脚。②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③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④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第1 自然段中的①~④句的顺序被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将序号写在横线上)(2分) 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3分) → →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此句用 比喻 。(2分) 4.把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词抄写下来。(3分) 5.按要求摘抄词语或句子。(2分) (1)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2)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变化: (二)密西西比河的黎明(13 分) 黎明悄(qiāo qiǎo)然而至,黑黝黝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