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7565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58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一,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班级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 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核心素养】 参照课本,识记封君与封臣的契约关系、特定仪式、政治意义,庄园的性质与规模、人口与土地构成,庄园法庭的地位与作用等基本史实,认识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唯物史观】 把握中世纪的历史分期;根据《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了解拜占庭帝国发展的基本历程;【时空观念】 感悟中世纪欧洲区域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古今相映,在学习拜占庭帝国的"盛"与"衰"中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怀。【家国情怀】 知识导航 一、西欧封建庄园 1、特征 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 (1)时间:8世纪形成 (2)内容 地方领主为封君,其家族和亲兵为封臣。 封君为封臣提供土地,封臣要向封君效忠,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土地实行层层分封,各级贵族等级森严。 (3)评价 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一起成为统治阶级。 封建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分裂割据局面,造成王权衰落。 3、西欧庄园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和城市 1、王权集中 (1)由衰落到逐步加强。 表现 15世纪,法国国王基本完成法兰西的统一; 英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 2、教会显赫 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地位显赫。表现: (1)经济上,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征收什一税; (2)组织上,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思想上,居民几乎都是教徒,从生到死影响一生。 3、城市自治 (1)背景: 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10-11世纪兴起许多城市。 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 (2)方式: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 (3)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兴办大学,培养人才;支持王权,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三、拜占庭帝国(476-1453年) 1、又名东罗马帝国。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2、强盛 6世纪、查士丁尼执政时期。表现: (1)不断向西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编订《査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衰亡 (1)原因:对外征服严重消耗了资源,游牧部族的冲突,内部矛盾的激化。 (2)表现:7世纪中后期,丧失大片土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帝国灭亡。 四、俄罗斯的历史 1、9世纪(882年),基辅罗斯建立,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13世纪,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兴起。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 4、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成为沙皇,强化了中央集权。 5、17世纪末,俄罗斯扩张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达标检测 1.中世纪,欧洲某帝国以昌盛的文化和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并在欧洲古典文化与近代文化之间发挥着中介和传承的作用。该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印加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俄罗斯帝国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