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0629

2.1 楞次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362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格式
    楞次定律(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二第二章第1节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涉及的因素多,如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流方向、安培力等,关系复杂;规律隐蔽性强,如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时本节又是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学习的基础。教材从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相对运动、能量守恒等角度阐述了楞次定律,很好地体现了电和磁的关系。 学情分析 第1课时中,学生由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得到楞次定律,对原磁场、磁通量变化、感应磁场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阻碍的形式和阻碍的本质均未能体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安培力的方向,已掌握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知识储备。 设计理念 以条形磁铁和闭合螺线管这个物理模型贯穿整节课,主要探究闭合回路“怎样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为什么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建构物理模型,让学生运用楞次定律的内容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并总结出判断的方法———增反减同”,体验感应电流的磁场通过“与原磁场方向相同或者相反”来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再由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动力学的角度,体验感应电流通过“来拒去留”和“增缩减扩”来阻碍磁通量的变化,知道阻碍是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的体现。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最后通过条形磁铁自由穿过闭合螺线管这个情景的创设,从能量的角度说明,阻碍的根本原因是能量守恒在电磁感应中的具体表现。设计的最后是学以致用,突出物理规律在技术、生活领域的应用。教学流程图如下: 教学目标 1.创设真实情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2.通过实验,建构物理模型,从磁通量变化、相对运动、能量守恒三个方面理解、掌握楞次定律3.应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动力学和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楞次定律本质4.通过运用演示,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楞次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理论探究法、比较总结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强条形磁铁 闭合螺线管 DIS实验设备 铁架台 电磁驱动演示器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 楞次定律的内容如何表述?提问: 该内容的关键词是什么?关键词是? 阻碍谁在阻碍? 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什么? 磁通量的变化 怎样阻碍?这是本节课重点探讨的问题。 回忆楞次定律的内容并理解 引出问题,明确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教学 一、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试判断下列四种情况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体会感应电流的磁场怎样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并完成表格1图1表格1磁铁运动N极向下插入N极向下拔出S极向下插入S极向下拔出磁通量变化原磁场方向感应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俯视)楞次定律的表现之一若已知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及原磁场的方向,根据楞次定律可以确定感应磁场的方向,再由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反向,试图“抵消”磁通量的增大;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同向,试图“补偿”磁通量的减小。将其概括为“增反减同”。二、从动力学的角度理解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在条形磁铁的磁场中会受到安培力,该力会对螺线管有什么影响? 1、实验探究 如图2所示,磁铁和改装过的闭合螺线管之间没有吸引力或者排斥力。力传感器放置在塑胶平板的正下方,其示数可由屏幕显示出来。将螺线管放置在塑胶平板上,将力传感器调零。当螺线管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力传感器示数为负值,螺线管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正值。将磁铁插入闭合螺线管,磁铁和螺线管间没有接触和摩擦。将磁铁拔出或插入螺线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