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村晚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儿童的古诗? 小儿垂钓 稚子弄冰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解诗题 村晚 乡村的傍晚,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乡村傍晚的美景。 走近作者 雷震,南宋诗人,生卒不详。被认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但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寒 漪 yī 我会认 陂 bēi xián 衔 曲调 水中波纹 随口 池岸 陂 漪 信口 腔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结合注释说一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让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 池塘 远山 落日 草地 让人想到的画面是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牧童正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手中的笛子。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草满池塘水满陂”中两个“满”字有什么妙处? 两个“满”字生动展现了水草丰茂、池塘水盈的景象,描绘出乡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也为后面的景色描绘奠定了饱满的基调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衔”字将山赋予人的动作,把太阳落山时,山像是含着落日的画面鲜活呈现,形象地描绘出傍晚时分独特的景致,富有动态美 。 拟人 诗中的牧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牧童给人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印象。从“牧童归去横牛背”的“横”字,能看出牧童随意、放松的姿态;“短笛无腔信口吹”中的“信口”体现出牧童吹奏短笛时的自由随性,不受拘束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改为“骑”可以吗? 不好。因为“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再读这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浮现出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的情景,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这首诗描绘的乡村晚景中,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这样动静结合有什么作用? 静态景物 动态景物 草 池塘 山衔落日 山 草 牧童横牛背 短笛信口吹 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静态景物描绘出乡村傍晚宁静的氛围,动态景物又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 《村晚》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农村夏日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表达了作者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