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情景导入: 请思考:吴于廑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断? 我们就通过今天对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的学习,来回答这个问题。 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里指出“从公元前第二千纪中叶起,到公元十三世纪止,游牧世界各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历时长久的迁徙和冲突浪潮。”按照吴于廑先生的看法,人类历史上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第一次是公元前2千纪初印欧人的迁徙;第二次是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第三次蒙古西征。 三次入侵表面上看的都是游牧世界取得了胜利,但最终的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时空观念】了解发生于青铜时代的印欧人的迁徙,发生在古代晚期与中古早期的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史实。 【唯物史观】了解古代文化发展与人口迁徙的关系,正确理解历史上发生的游牧世界的大迁徙对农耕世界的文化冲击、交流与融合。 【史料实证】依据史料理解印欧人的迁徙和亚欧民族大迁徙从根本上影响了整个欧亚大陆农耕世界的政治版图和文化发展。 【历史解释】分析印欧人的迁徙对亚欧大陆不同地区区域文化的影响;了解亚欧大陆游牧部落新的迁徙在中国和欧洲造成的不同影响。 【家国情怀】古代社会,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的人口迁徙及对相对稳定的农耕区域形成冲击,认识欧亚政治版图的重大变化,培养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目录 印欧人的迁徙及其 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 2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3 古代其它民族大迁徙 1.人口迁徙: 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2.文化交融: 两种或多种不同形态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 3.文化认同: 是人们在一个共同体(民族、国家或地域等)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共同体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共同体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概念解释: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印欧人: 1.概念: 印度欧罗巴人的简称,指的是说“印欧语”的人,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希腊语,便取欧洲和印度两词,构成“印欧语”一词。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上的原始民族,是今天欧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游牧和迁徙成为了古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 2.起源: 印欧人,印度欧罗巴人的简称,这支人种可能起源于喀尔巴阡山以东、高加索以北的东欧平原。 3.生活方式: 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是今天欧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 1789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市召开的一次皇家亚细亚协会上,英国东方学者威廉·琼斯在发言中提出一个问题: 古代印度梵文同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这来自於一种共同的语系,而这一语系被称之为印度欧罗巴语系。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迁徙的概况: 1.时间: 公元前2千纪初开始,整个迁徙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2.方向: 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具体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