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己亥杂诗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杂诗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 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 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即《己 亥杂诗》。 明确学习目标 读诗,自学生字词。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的别称之一。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无语,不敢发表意见。 终究。 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提到“万马”,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万马齐喑”又让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 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气势很大 那么多的马在一起却沉默无语,让人感到压抑。 面对这样的情景,诗人用哪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哀 理解诗意了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只有风雷般巨大的力量才能使中国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泥于一种规格、方式。 指不拘泥于一种规格、方式。 在诗中描写的那个时代,有什么拘束吗? 咱来说说,诸位学子来补充吧。 清朝实行八股取士,从形式和思想上禁锢了考生,八股文主要测试的是经义,《诗》《书》《礼》《义》《春秋》,在这五经礼选择一定的题目来创作,这使得他们的思想渐渐被狭隘在四书五经礼,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胸怀都被大大限制,他们不知洋务、海防、制造为何物,极大地阻碍了中国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保守、闭塞的环境中,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夕,与同期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的西方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政府政治腐败,扼杀人才,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的死气沉沉的局面的强烈不满,呼唤风雷般的力量来实现社会变革,振兴国家。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劝”“抖擞”可以堵得稍微重一些。 读诗、背诗 有关爱国的古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主席一语道破天机;“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周总理从此奋发向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愿各位同学,永载少年之希望, 成为中国之栋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