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2886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6195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课,中古,时期,欧洲,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 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重点难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发展;东欧《罗马民法大全》的编订和俄罗斯的崛起。 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带来怎样的影响 反映了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为西罗马和东罗马;476年日耳曼人灭掉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到封建社会———中世纪 罗马人与日耳曼人 中古: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大体来说,世界中古史就是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世界中古史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分期,一般看法欧洲中古史开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中世纪(Middle Ages)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由于普遍处于政治上的混战和文化上的蒙昧状态,启蒙思想家称之为黑暗时期。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中世纪”,通常指欧洲5—15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是欧洲的封建时期 俄罗斯画家布留洛夫油画《盖萨利克洗劫罗马》,描绘了盖萨利克率日尔曼汪达尔人入侵并洗劫罗马十四天的历史情景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 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国王和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中外历史 纲要》(下)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背景内容 1)背景: 1、封君封臣制度 1) 背景: 2) 内容: 一、西欧封建社会 社会动荡;自然经济的产物;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特点: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p15学思之窗进行归纳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封臣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必须保护封臣. 封君封臣间的权利义务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以土地的封赐为基础和纽带;权利对应义务;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隔级之间无效忠关系。 1、封君封臣制度 1) 背景: 社会动荡、自然经济的产物; 2) 内容: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一、西欧封建社会 3)特点: 以土地为纽带;权利对应义务;逐级保护和负责,隔级之间无效忠关系。 4)影响: 国王皇帝成为统治阶级 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庄园与农奴制度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一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美】布莱恩·蒂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