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2.会写简单的书信、毕业赠言和演讲稿。 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感受小学生活、表达感情,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与学校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制订联欢会计划,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通过开展联欢会活动,增进同学友谊,展示学生才艺。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母校的风景图片、四季图片、文体活动照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用多媒体播放母校的风景图片、四季图片、文体活动照片等,创设依恋母校的情境。 2.多媒体展示送别诗,师生齐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教师:古人离别时,多作送别诗,今天,我们即将小学毕业,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在此时大家想用什么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呢? (一)学生读活动建议,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举办毕业联欢会。 1.谈话导入:你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 2.教师导读:同学们,要毕业了,我们也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吧!可以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年级形式进行,无论是哪种形式,事先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那么,怎样组织一场联欢会呢? 3.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1)教师:大家喜欢什么节目呢 (学生自由说一说。) (2)教师归纳小结:节目的形式很多,小品、歌舞、话剧等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 (3)全班讨论,制定节目单。 4.讨论制定联欢会的策划书。 (1)引导学生讨论:联欢晚会的策划书包括哪些部分 (2)指名回答:活动名称、目的、时间、地点、分工、流程、节目单。 (3)教师:活动要做哪些准备呢 (明确:选好主题、定节目、编排节目、撰写主持人串词、布置会场、购买晚会需要的东西、编写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4)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工。 (5)公布分工结果。 5.总结: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先要总体设计毕业联欢会的安排,再具体创编和排练节目;也可以自由报名参加表演,再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编排。要考虑参与面,尽量让班上每一个同学在这次联欢会上都有事做,都发挥参与者的作用,不要只当观众。一台精彩的、人人参与的联欢会,将是大家一生美好的回忆。 (二)学习阅读材料《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男”“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因为我们都觉得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整体感知。 (1)题目解说:“少男少女”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即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歌唱。 (2)简介作者:何其芳(1912年~1977年),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四川万县人。代表诗集有《汉园集》(与人合集出版)、《预言》,散文集《画梦录》。 (3)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3.指导朗读。 (1)第一遍快速默读,要求读流畅;第二遍出声朗读,要求读出节奏;第三遍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能读出感情;第四遍齐读或默读,要求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很明显: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试说说朗读这种诗歌的技巧。 (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 4.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1节,诗人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