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9241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2-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551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
  • cover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练习 一、单选题 1.公元前后,由于匈奴势力的扩张,大月氏人被迫西迁中亚,建立的政权是 A.赫梯帝国 B.亚述帝国 C.贵霜帝国 D.罗马帝国 2.有学者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野蛮和宗教的胜利”的结果。下列选项中符合“野蛮”一词的是(  ) A.匈奴人的入侵 B.雅利安人的入侵 C.土耳其人的入侵 D.日耳曼人的入侵 3.印欧人的早期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与之有关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商周文明 4.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徙始终没有停止过。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古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5.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这一“西学东渐”现象 A.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 B.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 D.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6.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令,西行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联合某民族合击匈奴人。这里的“某民族”最有可能是 A.印欧人 B.日耳曼人 C.凯尔特人 D.大月氏人 7.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关于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崛起于叙利亚和北非一带 B.通过严格的种姓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C.宗教部门是国家机构的最重要部分 D.在东西方的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8.如图所示,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战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开始大规模的迁徙。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 A.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 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9.孙振民在《印欧种人的迁徙与古罗马文明》中指出:“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只要发现有更为理想的地方,他们就用大牛车载起所有行李,朝那里迁移。”材料旨在强调印欧人迁徙的 A.武力优势 B.技术条件 C.经济因素 D.路线方向 10.论及历史上某一政权,有学者认为它使用游牧社会的军事技术优势形成强悍军队;用宽容的手段,对待境内不同的宗教与文化,进而组成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保护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贸易。该政权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 A.由北向南迁徙 B.迁徙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 C.加速南方开发 D.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12.学者亨廷顿把1500年以前称之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遭遇时期。在这一时期,印欧人的迁徙对欧亚大陆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人群主要活动区域与下图中相应的空间匹配正确的是 A.①希腊人 B.②波斯人 C.③雅利安人 D.④赫梯人 13.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14.如图为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其可以佐证 A.赫梯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 B.马拉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方式 C.赫梯人与古埃及人在西亚的争霸 D.赫梯人击败埃及控制了尼罗河流域 15.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写道:日耳曼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