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唯物史观 理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背景和具体原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时空观念 掌握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的具体时间脉络,认识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掌握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了解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展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上立宪制的特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历史解释 明运用文献资料,明确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9世纪中期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 家国情怀 让通过对欧美日本等过不同政体的选择,理解我国根据我国国情选择社会主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实依据。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概念辨析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指在资产阶级纲领、口号下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其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其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继承和完善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特征:实行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两党制或多党制、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人文主义(启蒙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18C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扩展:19—20世纪 思想武器 勾画蓝图 1640年 1688年 1775年 1783年 1789年 1861年 186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1870意大利统一1871德意志统一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61-1865 美国内战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的根本原因 (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为何革命? 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地处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抓住了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海外贸易迅速扩大,国内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英国贵族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业,因而被称为新贵族,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 1625年,(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在财政问题上与议会产生矛盾。1628年,国王召开议会,企图解决财政困难……次年,国王解散议会,实行独裁,大量出售专利权,征收新税……激起社会不满。 16世纪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占据许多席位,他们一方面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抵制国王征税;另一方面希望扩大议会的权利,从中为自己谋取更高的政治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国王与议会发生冲突势在必然。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2)政治: 英国王权专制,激化社会矛盾 (3)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力。 (3)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历史传统:《大宪章》形成了有限王权的早期议会传统 革命过程的特点: 长期性、曲折性、 妥协性、反复性。 1640年 爆发革命 (1938苏格兰起义) 1649年, 处死查理一世 共和国成立 1653年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 1688年 光荣革命 威廉和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