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5624

2025年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课件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9754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年,同步,教学,中外历史纲要,3课,中古
  • cover
(课件网) 情景导入: 请观察图片,思考: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对,反映了日耳曼人消灭了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在2世纪尚能抵御周边部落和邻国入侵。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败,日耳曼人逐渐渗入。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那么,这一时期的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何表现呢 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基本特征及其新发展和东欧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2.理解中古时期欧洲文明多元的面貌。 【时空观念】掌握中世纪的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认识这一时期的王权、城市、教会的发展变化,理解经济基础变动是上层建筑演变的动力; 【史料实证】运用教材相关图片等史料,了解城市居民构成、城市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受中世纪基督教的强大经济与精神力量;把握城市与宗教对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正确理解“中古”等历史概念;把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封君与封臣的相互关系; 【家国情怀】能够认识到各国道路的多样性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国际视野。同时,在对比了解他国文明及本国文明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认同。 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中古欧洲不同地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西欧封建社会 目录 1 2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3 拜占庭与俄罗斯 历史解释: 中古时期 材料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的这段时期。这个时期的西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而中国则相对应的是南北朝到明朝这一段时间的历史。 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史也可以称为中世纪历史,所以“中古时期”亦称“中世纪”,我们所说的西方的“中世纪”一概念就是从此而来。 一、西欧封建社会(5—15世纪) (一)形成背景: (1)西罗马帝国灭亡。 (2)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 ①大陆: 法兰克王国演变到查理大帝帝国演变成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②不列颠岛: 英吉利王国; ③伊比利亚半岛: 西哥特王国。 (3)在西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 (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材料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一、西欧封建社会(5—15世纪) (二)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公元8世纪后)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