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近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近代殖民扩张对人口迁徙的双重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对人类移民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理解华工为美洲及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感悟华人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的殖民扩张导致的人口转移和族群变化。 教学难点:人口和族群的变化最终引起了文化的冲突、交融和认同。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影响更多表现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碰撞融合形成了新的区域文化。而近代以来由殖民活动所推动的人口迁徙,在范围上扩大至全球,在程度上表现为强势的输出欧洲文化,破坏美洲和大洋洲本土文化。这种人口迁移一方面是对美洲和大洋洲原有文化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带来了近代的文化,推动了殖民地的社会转型。 2.通过高一年级《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学习,对新航路开辟后人口的全球范围移动、殖民扩张等相关史实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本课涉及的“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重构和文化认同”这一主题比较陌生,对于从文化角度认识和分析殖民时代人口迁徙,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主要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探究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系统地进行认识。在学生初步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主题学习任务,进行历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为什么这个报告会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呢? 它们觉得在新疆采摘棉花的工人都是被强制劳动。就像历史上美国的黑奴采摘棉花一样。 图中的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这使得近代美洲族群发生了什么变化? 今天通过学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来解答这些问题。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一)欧洲的殖民扩张: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 1.背景: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葡、英、法等国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2.过程: 3.影响: ①对非洲: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 ②对欧洲: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③对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 ④对世界:客观上推动了欧美非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二)美洲族群变化 1.族群的概念: 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比如中华民族可分为华夏族群(汉族族群)、维吾尔族群、藏族族群、蒙古族群、回族族群等。 2.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材料一 1600年到1800年间,大约有100万的法国、英国、徳国、荷兰、爱尔兰及苏格兰的移民度过大西洋,来到北美洲,他们想方设法取代当地人,以获取经济利益。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