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59961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109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高二
,
必修
,
选择性
,
2019
,
统编
,
历史
(
课件网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难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课程标准】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温故知新 阅读材料,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材料二:诸子百家部分代表:阴阳家(邹衍、五行);纵横家(苏秦、张仪、《战国策》);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兵家(《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本土性,凝聚性 多样性 材料三:两汉之际,来自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包容性 材料四: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 连续性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在(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开始传入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完成本土化 融合 ①过程 两汉之际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很多都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纳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是中化文化的瑰宝。 ④佛教宣扬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佛教的影响(课本第8页)最后一段 【问题探究】 佛教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会得以传播? ①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包容性、融合性; ②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实现本土化 ③适应统治者控制民心的需要,有利于维 护统治。 (2021·辽宁卷)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 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 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 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 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 学以致用 高考链接 【答案】D 2.西方文化的传入 (1)明清之际 ①明末,意大利人( )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清政府任命( )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利玛窦 汤若望 (2)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 ①林则徐和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魏源进一步提出( )。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设( );创办( ),派遣( );创办( )翻译馆。 京师同文馆 新式学堂 留学生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3)19C末20C初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西方(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 )的思想武器。 (4)20世纪早期 ①1915年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 ( )的思想。 ②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 ),五四运动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民主与科学 君主立宪制 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 知识拓展 西学东渐的意义: ①政治:促进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②经济:促进工业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思想:促进启蒙思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025-02-20)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025-02-20)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025-02-20)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设计(2025-02-21)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025-02-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