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64138
第1课 《古诗三首》 跟踪练习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51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1课
,
古诗三首
,
跟踪
,
练习
,
2024--2025
,
学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三首》 跟踪练习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一、看拼音写词语 1.看拼音,写词语。 dù fú yuān yāng yōu huì chóng gāo hé tún jiǎn fǎ 二、填空题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迟日: 泥融: 芦芽: 上: 却: 阴: 三、单选题 3.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 A.芦芽 庐山 B.崇高 宗师 C.广泛 眨眼 D.河豚 啄木鸟 四、诗歌鉴赏 4.阅读《绝句》,完成下面问题。 (1)先补充诗句,再找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动态与静态。 泥 燕子 沙 鸳鸯 写燕子是 态描写,写鸳鸯是 态描写。 (2)对诗中动态与静态的理解,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①“融”与“飞”的关联: A.春雨润泥,泥土里的虫子也开始活动了,燕子飞来飞去是想从泥土里找虫子吃 。 B.冰雪融化,泥土又软又湿,燕子飞来飞去是忙着衔泥筑窝 。 ②“暖”与“睡”的关联: A.春日气候温暖,鸳鸯在沙里睡得更舒服。 B.这里表现阳光强烈,把沙子也晒热了,鸳鸯不敢多活动,只好睡觉。 5.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 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动的景物有 ,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 。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 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 之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6.《三衢道中》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7.《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人于三衢山道中的感受。 “ , ———点明了时间及出行方式。“ , ———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 的心情。 8.用“/”给这首诗划分朗读节奏。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9.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写了怎样的景象? 阅读课外古诗,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①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10.这是一首 言绝句,作者李白和“诗圣”杜甫被合称为” ———。 11.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众鸟高飞尽( ) A.全,都 B.完 C.所有的 ②相看两不厌( ) A.因过多而不喜欢 B.憎恶 C.满足 ③孤云独去闲( ) A.没有事情 B.闲空儿 C.悠闲自在的样子 1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思。 13.这首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 当作 来写,表达了诗人 的心境。 14.读读前两句诗,想象一下是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五、现代文阅读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效课堂】5.《守株待兔》学习任务单(2025-02-24)
【核心素养】12.在天晴了的时候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02-24)
【高效课堂】8《红楼春趣》学习任务单(2025-02-24)
【高效课堂】7.《猴王出世》学习任务单(2025-02-24)
【高效课堂】5.《琥珀》两课时学习任务单(2025-02-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