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6788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398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四川省,试题,答案,pdf,历史,内江市
  • cover
内江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题 历史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策,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发掘出一座储存粮食的仓库,窖穴中保存着1.2立 方米的灰化或炭化粟粒,专家推测这一窖穴粟的重量有数千斤: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 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掘到大量的酒器。这说明当时 A.饮酒成为氏族的风尚 B.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C.山东是中华文明中心 D.出现了明显阶级分化 2.商代甲骨文中记录了大量关于奴隶的信息,如“大甲子王有奴一人”“晏氏有豕十二头,奴一 人”等,奴隶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周礼》规定:“奴有罪,杀之不得罚,杖之不得杀。”《孟子 ·滕文公上》写道:“奴为家器,则不离家,离家则卖之。”这些记录反映了商周时期我国 A.奴隶社会走向繁荣 B.分封制的社会制度 C.宗法制的家族制度 D.处于奴隶社会时期 3.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形成了儒、道、墨三 大哲学体系,各种思想学术流派交相辉映,至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一 文化现象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阶级变化 B.体现了中国奴隶社会繁荣发展 C.表达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思想 D.表明我国创造了灿烂青铜文化 4.为控制广阔国土,特别是六国旧境,秦始皇修建由首都咸阳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东穷燕齐,南 极吴楚。为加强北方防务,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修筑由咸阳经云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堑山 煙谷千八百里。在西南地区,修筑今四川宜宾以南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这些交通建设 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A.使当时的文化认同感增强 B.改变了全国各地落后面貌 C.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保证了秦朝政权长治久安 5.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 承王位外,可以将自己封地推恩,分封给其他子弟为侯,推恩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 县相当。这一措施 A.推动了文录之治的出现 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C.沿袭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D.加强了汉朝的中央集权 6.西晋后,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众多区域性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官 制有两种类型:一是受汉族影响较深的政权,模仿西晋官制:二是内迁较晚的政权,实行“胡 汉分治”,以“胡官”管理本族,以西晋官制管理新开拓区域。到北朝,北方官制趋于统一。 这种现象 A.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 B.体现了分裂的时代特点 C.加深了北方的民族隔阂 D.改变了北方历史的主流 7.隋炀帝过度残暴的征敛,导致民不聊生,百姓大规模起义,发生严重战乱,人口锐减到200余 万户,终被缢弑于江都,仅存在了几十年隋朝宣告灭亡。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 课农桑、戒奢从简,出现“贞观之治”。这表明了 A.唐朝开启了全新制度 B.儒家思想是成败关键 C.人民是历史前进动力 D.统治者决定历史兴衰 8.在汉朝三公九卿基础上,隋唐出现了以尚书省为核心的三省六部行政体制:在东汉以来强调 分科考试的基础上,隋唐取消了魏晋九品中正制的门阀选拔,实行了以考试为主的科举选拔 制度:在北魏租调之上,隋唐形成了租庸调的赋税制度。这说明隋唐 A.着力维护国家的大一统 B.加强了封建的集权统治 C.经济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