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0914

11.十六年前的回忆巩固练习 (有答案)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73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十六,年前,回忆,巩固,练习,答案
  • cover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首尾呼应的关系。 B.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C.这样写能够更加表现出父亲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D.这样写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劲爆(jìn) 焚烧(fén) 军阀(fá) 千锤万凿(záo) B.娱乐(wú) 严峻(jùn) 宪兵(xiàn) 夜色弥漫(mí) C.彻底(chè) 批评(pī) 牺牲(xī) 重于泰山(tài) D.青稞(kē) 鱼饵(ěr) 抽噎(yī) 轻于鸿毛(hónɡ) 3.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A.任务太多,工作太忙,父亲不愿丢下手头的工作。 B.父亲明白形势险恶,处境危险,但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决不会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C.父亲责任重大,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 4.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本文采用顺叙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写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C.本文的开头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者的形象。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而被判刑。 B.在当今社会中,有一些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 C.晚会现场,张灯结彩、五光十色,好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头脑中。 二、填空题 6.品析句子。 (1)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这段话中的“慈祥”表现的是 。父亲前后不同的态度,反映了李大钊对待亲人的 和对待工作的 ,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这两句话是对父亲的 描写,表明李大钊对敌人的到来早有准备,表现出他 的一面。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①这是对李大钊的 描写,其中两个反问句的作用是 。 ②通过“坚决”,我们可以体会到李大钊说话时的 。通过“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我们可以体会到李大钊 。 ③这段话塑造出李大钊 、 、 的高大形象。 7.写出文中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8.清明节,当你来到李大钊烈士墓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献上花圈,瞻仰着革命先烈的雕像,朗读着纪念碑上的碑文时,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1.引用古诗句表达敬意: 2.借用名人名言表达敬意: 9.按课文内容填空(语文要素: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1)《十六年前的回忆》歌颂了 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 的本质,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 之情。 (2)《十六年前的回忆》写的是 年的事情,是按李大钊 、 、 、 的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展示了革命先烈 、 的精神,激发我们对前辈的 和 之情。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 同志的女儿 写的一篇 ,父亲被捕时“不慌不忙向外走去”,展现了革命者的 ;父亲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