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张家界市高三综合模拟调研(二)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证,在距今6000年到4000年的洛阳苏羊遗址中,前半段的陶器风格以仰韶彩陶为主,而后半段带有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风格的陶器则明显增多;同时,还出土了一枚与红山文化特征高度相似的兽首石雕。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处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 B.具备早期国家的主要特点 C.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D.具有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2.《史记·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殷益衰”。这段材料 A.冲击了不可侵犯的敬鬼神思想 B.体现了殷商神王权力的结合 C.反映了殷商对鬼神的原始崇拜 D.说明了殷商由盛而衰的过程 3.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A.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 B.激化民族矛盾 C.导致了世家大族兴起 D.促进民族交融 4.宋以前,汉代名将卫青以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功劳、为人谦和的品行,受到了高度评价;然而,宋代的文人墨客对卫青的评价则转变得更加辩证:既肯定其历史功绩,也对其政治方面有所诟病,如曾巩就提到“卫青非有罪,而身不免”。这一转变反映了宋代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 C.边防压力的加剧 D.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5.7 世纪,日本参考唐制进行了官制改革。其一是荫位制,五位阶以上位阶贵族的嫡子庶子甚至养子孙子都可以荫袭祖父的位阶;其二是科举制,通过科举的秀才、进士等人授予相应位阶。但这些人所授位阶明显较低且大多只能终身担任最底层级的技术型官吏。据此可知,日本的官制改革 A.确保了政府的决策的合理性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保留较大的贵族政治的特征 D.削弱了社会阶层流动性 6.1648 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 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 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 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7.在传统中国,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在组织结构上都以宗法关系统领,也就是“家国同构”的格局。反洋教运动在“庚子国变”期间达到巅峰,正由于乡民的思维意识在“家国一体”和“忠孝合一”的精神架构中完成了由“家”到“国”的转变,继而从“保家”意识发展为“卫国”行动。这一变化 A.加快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力 D.反映了民众国家意识的觉醒 8.1938年3-4月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其中提出成立国民参政机关,为实现宪政作准备,并提出对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予以合法的充分保障。这个纲领,得到了中共和其他党派的真诚拥护。据此可知 A.中国实现了政治现代化 B.国民政府致力于建设民主国家 C.抗战过程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D.战时体制已全方面建立 9.1950 年1月至4月,全国14个大中城市有2945家私营工厂倒闭,在16个城市中有9347家私营商店倒闭。针对这一情况,中财委讨论并决定了帮助私营工商业度过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