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8727

6 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366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狼牙山,壮士,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狼牙山五壮士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事件简介】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我先知道】 狼牙山 山名, 在河南省易县西南部。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起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生字】 庙(miào)会 任务 (wù) 吼(hǒu)叫 满腔(qiāng) 崎岖(qí qū) 斩( zhǎn)首 坠(zhuì)入 冰雹(báo) 仇(chóu)恨 日寇(kòu) 晋(jìn)察冀 眺(tiào)望 葛( gě)氏 尸( shī)体 悬(xuán)崖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xuè )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前两行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大举进攻 坠(zhuì )落山涧(jiàn)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后两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成语】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的什么事?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请给每一部分标上小标题: 接受任务--( )--( )--( )--英勇跳崖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英勇歼敌)--英勇跳崖 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场景,读一读。 马宝玉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葛振林 文中的五壮士分别指谁? 为什么称五位战士为“壮士”?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章: 1.回忆课文内容,这五个人有怎样的壮举?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英勇歼敌)--英勇跳崖 2.你认为:这五部分中,重点要学习哪几部分内容? 解读“壮举”、“壮言” ,感悟精神 (一)学习“诱敌上山”部分 默读第2段,找一找五位壮士接受任务后具体是怎样做的?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g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 从这些词语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对日寇的痛恨、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二)学习“引上绝路”部分: 默读第3自然段,,哪些语句表现了他们的壮举?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他们是怎样的五位壮士。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zhǎn)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绝路”在文中指什么?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3.为什么称这条路为绝路?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环山共有五坨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