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9982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106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历 史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陶寺遗址示意图,据图可知,陶寺文化 A.城市建设理念渐趋成熟 B.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C.阶级对立影响城市规划 D.处于原始人群阶段 2.《周书·洪范》中记载,王有大疑须“谋及庶人”,所谓“庶人”即“国人”。 “国人”主要为自由民。“国人”可对朝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常见的方式是运用舆论褒贬当局,如《国语·周语》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这表明,周朝政治 A.具有原始民主遗风 B.蕴含为政以德的理念 C.等级观念不断强化 D.君主专权受到了约束 3.画像石、画像砖兴盛于两汉,常见于汉代阙、祠堂、墓室等石质建筑物或石质棺椁等葬具上。画像题材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仙世界等多个方面。图2为两汉画像石的代表,这些画像石体现了 A.独具特色的丧葬礼仪体系 B.中华文化多元交融的特点 C.史料价值与艺术审美结合 D.汉代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4.《新唐书》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材料说明唐代 A.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B.中央决策权力异化 C.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D.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5.图3为元朝白银、黄金与元钞 (单位:贯)比价变化趋势图,导致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黄金白银流入中国 B.政府大量发行纸币 C.商品流通规模扩大 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6.明代宋濂《画原》谓:“古之善绘者,或画《诗》,或图《孝经》,或貌《尔雅》,或像《论语》,皆附经而行,犹未失其初也。”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载:“古人图画皆指事为之,使观者可法可戒。”与上述学者的画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 “致良知” D.“经世致用” 7.1895年,法国取得滇越铁路筑路权。滇省留日学生号召各阶层民众反对法国人修路,要求废约赎路,得到群众响应。1901年滇省开赎滇越铁路救亡国民义务捐赠大会,不少商人积极认捐。云南实业界还极力促成自修铁路以保路权的自救方式。这反映了 A.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B.清廷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C.云南民众国家意识觉醒 D.实业家利义并举的精神 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公务员任用条例》《考试法》等律令,规定“考试院为全国各机关用人所资之地……无论行政官、司法官、外交官、技术官考试皆应属之”,监察院负责考试监察。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面试。这反映了,该时期公务员选考制度 A.吸收中西文官制度的精华 B.强化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C.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D.考试程序存在着弊端 9.图4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a时期封建剥削关系被彻底废除 B. b时期地主阶级遭到了沉重打击 C. c时期确立了农民的土地公有制 D.中共土地政策适应革命形势发展 10.1965年,云南省国防工业委员会成立,规划建设一批兵器、工业项目。1966年,中国鱼雷事业的科研试验基地定点云南。1970年,成昆铁路正式建成通车。1971 年初建成投产云南省第一个薄板车间,结束了云南不能生产板材的历史。这一时期,云南的建设 A.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C.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落实了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