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安市友实学校高 2022 级 2024—2025 学年下期 历史定时检测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63 年,在陕西宝鸡发现了距今 3000 年的一件铜尊,底部有 12 行 122 字的铭文。铜尊的铭文里出现了一句话:“宅 兹中或(国),自兹父民。”这体现了该时期( ) A.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 B.初期国家形态形成 C.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 D.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2.西汉中期,律书写于 3 尺(约 55 厘米)的特长简,在载体形式上获得与儒经同样的尊崇地位;而诏令则在汉文帝 初年以加长的尺一诏(23 厘米)形式出现。西汉后期,“官学讽(讽,诵也)《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 文。”这表明汉代( ) A.形成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 B.君主通过律令格式确立权威 C.官办学校以修习律令为主 D.朝廷重视律令的规范与传承 3.如图所示,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古人赞曰:“鸿恩大德,前古未比”。该图所产生 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满足皇帝巡游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王朝的统治 4.汉文活字印刷实物的发现,仅有1965年在浙江温州发现的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残本一例。但在西夏故地宁夏、甘肃武威、敦煌等地,却发现至少20种同时期的西夏文泥活字和木活字印刷实物。由 此可见,西夏( ) A.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B.推崇以佛治国 C.宗教观念较为盛行 D.佛学修养甚高 5.明初设置行人司,其职事纷繁,凡赍捧诏敕、奉使外夷、谕劳赏赐等事,尽遣行人差使。诸如,朱元璋欲征缅甸,派 遣李思聪诏告该国罢兵;成祖朱棣将讨安南,派遣朱劝令其国赎罪。这表明明朝( ) A.尊重各国主权利益 B.秉持先礼后兵的外交理念 C.以朝贡体系为中心 D.致力于树立和平大国形象 6.下表所示是明清时期嘉定府部分镇的经济状况。这些状况的出现( ) 地名 经济状况 罗店镇 土产稻三棉七,农民生计惟赖木棉 安亭镇 土田高仰,物产瘠薄,不宜五谷,多种木棉 七宝镇 大熟所种,花居大半,豆次之,种稻者十不得一 南翔镇 “沙土高仰,粒米不产,仰食外郡”“仅种木棉一色” A. 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商品化 B. 阻碍了区域间的商业联系 C. 彻底改变了市镇经济结构 D. 均源于新生产方式的发展 7.下图为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894—1895年的产销情况,据此可知( ) A. 早期现代化步履艰难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企业的自研能力提升 D. 洋务运动求富效果显著 8.河北保定庆丰义布线庄建于清末,高阳织布区形成后曾在高阳城内设分号,每日从高阳城内购进白布 60 件(每件 百匹),加工染整后销往石家庄等地。染色技术初时是用植物泡制染料,色泽较为单调。民国以后进口化学染料渐 多,化学染料的应用使产品色泽鲜艳、耐久。庆丰义布线庄的做法( ) A. 遏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 改变了中国北方的经济格局 C. 拓展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 D. 动摇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9.晋察冀边区剧作家们经常把当地的好人好事和战地消息,用“双簧”“拉洋片”“扭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演给群众看。为了起到宣传作用,他们依据民众要求制定表演时间,如老乡们白天没有时间看,就晚上演。大规 模的排演活动一般安排在秋冬季和夏末。这些做法意( ) A. 提高根据地军民文化修养 B. 调动根据地人民的抗日积极性 C. 践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 加强国共两党之间的紧密合作 10.如下图所示,有关影响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外交关系的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 延续了“一边倒”政策 B. 中国国际地位空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