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步入近代的欧洲人开始思考这样四个问题: 如何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如何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 如何仰望耀眼星空———科学革命 如何捍卫理性自由———启蒙运动 14世纪中叶,在欧洲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瘟疫,这就是黑死病,据统计,在黑死病肆虐的年代,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据史书记载,佛罗伦萨在1348年的灾难中死去了4万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想一想 反思:“以神为中心”的宗教信仰,“禁欲苦行的生活方式” 如何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21世纪 15世纪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思考题 思考:1、这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 2、这层纱幕的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事件?文艺复兴 3、为什么这层纱幕的烟消云散最先是在意大利?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复兴之基础 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他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特殊的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小结 文艺复兴 人性 以人为中心 实质 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基督教神学 人文主义 神本主义 现世幸福 神性 禁欲苦行 以神为中心 彰显人文主义 冲击了封建秩序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人才的聚集 但丁 彼得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初期 14C—15C中后期 “文学三杰” 发展 15C中后期—16C “艺术三杰” 高潮 16C后 英国 巨人时代 中坚力量 社会心理的变化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冲击封建秩序 摆脱宗教禁锢 彰显人性价值 追求现世幸福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教会的压迫 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的巨大地产十分不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如何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1517年,罗马教廷公开向信众兜售赎罪劵,教会宣扬:“你所有的罪恶、犯罪和放纵,不管这些罪孽有多大……因此,当你死的时候,惩罚的大门将被关闭,快乐的天堂之门将被打开。” 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 “假如我有百颗头颅,我宁愿被人颗颗斩首,也绝不收回任何一条论纲” 宗教改革 改革之序幕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他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但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的名义,出售赎罪券,教会宣称“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尽钱箱叮当一响,买主挂记得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罗马教会 根据材料一,两者在得救方式上有何不同? 材料一 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 《九十五条论纲》 改革之内容 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市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