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637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64241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一)古代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官学 先秦时期 “学在官府” 私学 春秋时期私学产生,孔子首创; 1.中国学校教育 西汉设立的太学 西晋设立的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汉代 设地方官学: 唐代以后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是书院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材料一:太学教育为适应封建社会治国者的需要,对太学课程的设置做了严格的规范。西汉时期太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以儒家经典“五经”和“三传”作为基本教材。“五经” 具体指《诗经》、《尚书》、《礼记》 、《易经》 、《春秋》这五部经典。“三传”即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周丽霞《传统太学私塾》 材料二: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高明《琵琶记》 学校教育对古代社会的作用有哪些? 学校教育的作用: ⑴有利于保存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 ⑵有利于传承古代典籍(儒家经典) ⑶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 1、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经济: 铁犁牛耕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加速了封建身产关系的孕育成熟。 (2)政治: 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3)文化: 学术下移和士阶层崛起又为私学的产生与蓬勃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人才储备。 (4)社会环境: 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各国统治者无力顾及官学 2、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 1.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汉代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汉代政治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需求 3.汉代思想文化政策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4.汉代文化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学校教育创造了条件 5.文化传承内容的变化促使学校教育发展 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材料二: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书院,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除了学者之间的辩论,学生也可以质疑问难。通过辩论,既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不同思想的活跃和交流,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对两宋时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代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范围,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书院的进步作用。 (1)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并向基层渗透,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2)宋代重文抑武,大兴科举,推动了书院的发展 (3)宋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的发展为书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2、不同思想的相互辩驳,推动了学术的繁荣 3、扩大了古代学校教育的范围,推动教育和学术的发展 (二)近代大学 1. 发展历程 西方:(1)现代大学的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 (2)拿破仑“大学区” 制度,奠定国民教育制度。 (3)柏林大学:洪堡 (1767年6月22日—1835年4月8日)“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实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