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语下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了解家乡风景名胜;在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思维发展:能向别人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并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创意表达: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介绍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重点: 1.能向别人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并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2.在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教学难点: 完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淮安各大风景名胜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古诗导入 生齐诵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 过渡语:诵读杜甫和苏轼的这两首诗,我们脑海里似乎浮现出了一幅幅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图。而春天不应仅仅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久的某一天,我们还要走进春天,饱览她的芳容。“春游去哪儿玩”就是我们今天口语交际的主要话题。 二、民主商讨 1.梳理过往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从上了一年级,学校都组织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游览呢? 生自由说。 2.了解景点 过渡语:刚刚同学们说得很兴奋,甚至回想起当时活动的场景。其实,除了这些景点,我们的家乡淮安还有很多风景名胜。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的图文资料,小组内互相传阅、了解一下。 生分享资料。 (如果生准备不充分,师大屏呈现准备好的资料。) 3.小组讨论 过渡语:同学们对家乡的景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小组讨论,推荐春游要去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课件呈现小组讨论要求: (1)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仿照句式轮流表达想法; “我推荐去 (哪里)春游,理由是 ,在那里可以开展的活动有 。” (2)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记录组员发言要点,组内统一意见; (3)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准备面向全班交流并给选定景点投票。 小组内部讨论、记录。 4.全班交流 过渡语: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各小组已经初步明确春游地点。下面请各小组代表分别上台陈述想法并投票。 “我们推荐去 ,理由是 ,在那里可以开展的活动有 。” (投票可在对应景点后方画“正”字或贴“花”) 生有新增想法可以补充。 师生根据投票情况共同明确春游地点。 5.小组展示 一组推荐一个小导游上台展示,讲完让学生从语言生动、内容具体清楚、说话有礼貌等方面具体评价,老师适当指导评价,评选出最佳小导游,并颁发小奖状。 评价项目及标准 评价结果 语言生动,内容具体。 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描述。 总评标准 优秀:14-15;良好:12-13;合格:10 总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春游去哪儿玩”这个话题进行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学们都能够遵守“说”和“听”的要求,畅所欲言,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选定了春游地点。生活中需要我们进行民主商讨的情形还真不少,希望大家活学活用,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春游去哪儿玩 说 听 我(们)推荐去( ) 耐心 理由是( ) 尽量不打断 开展的活动有( ) 教学反思 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是最平常不过的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本课的交际话题,又是贴近学生、非常现实、亟待解决的话题。所以,整堂课上下来,流程推进非常顺利,学生的活跃程度也很高。我对这节课的整体感受可以用三个“没想到”来概括。 第一个“没想到”的是,当我让学生回忆进入我校以来,学校组织他们到过哪些地方游览的时候,学生说了“动物园、柳树湾、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里运河风光带”之后加了一句:“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没有去春游。”是啊,学生不提,我都要淡忘了。没有春游的入学那一年,对他们而言,记忆得多深刻呀!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我原以为学生会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