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4005

专题二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过渡(综合测试)(含答案)——2025届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631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综合,一轮,历史,中考,广东省,2025届
  • cover
专题二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过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年春晚节目《金面》利用了XR、全息影像等多种技术,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游览数千年前的古蜀国,“沉浸式”感受三星堆文化。这体现了( ) A.社会商业活动日益活跃 B.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C.现代科技展现历史魅力 D.我国科创能力领先世界 2.从下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甲骨文( ) 甲骨文的象形字 甲骨文的指事字 甲骨文的会意字 甲骨文的形声字 A.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B.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 C.记载了商朝灭亡的信息 D.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A.郡县制度的确立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司母戊鼎的铸造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4.我国古代对青铜礼器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等。这体现了( ) A.青铜器制作流程复杂 B.青铜器种类和数量多 C.社会等级的界限森严 D.流行以礼器彰显财富 5.“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6.某校在进行历史专题学习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举办了相关图书阅读活动,并推荐了以下书目。据此可知该学习主题是( ) 书目 《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汉代郡县制的展开》 《元代行省制度》 A.皇帝权力的不断加强 B.边疆治理的持续完善 C.地方行政模式的变迁 D.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7.“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反映出了分封制( ) A.散播了封建意识的种子 B.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8.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盂鼎”为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内附铭文大意如下:康王命盂帮助他掌管军事和统治人民,以便能遵从善德而领受先王赐自的人民和疆土,并且赏赐给盂香酒、礼服、车马、仪仗和奴隶1726个,并叮嘱盂要恭敬办政,莫违王命。此铭文( ) A.证实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说明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C.强调周天子直接控制地方 D.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 9.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夏商两朝的灭亡,给你的启示是( )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C.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10.据史料记载:“大禹代替舜帝继承了王位,向着南方祭拜上天,把国号定为夏,姓姒氏。”材料反映的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产生 B.夏朝统治的巩固 C.农业文明的起源 D.奴隶制度的衰落 11.《中国通史简明教程》写道:“就思想领域来说,当时学派之多,争论问题之广,道理之深刻,空气之活跃,都是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和当时历史环境相联系的。”这表明百家争鸣( ) A.具有相同的政治诉求 B.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 C.具有相似的思想内涵 D.为平民和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12.工程浩大的都江堰,不仅奠定了两千年的防洪基础,而且使灌溉面积逐步扩大到约七十万公顷,成都平原自此成为良田万顷的“天府之国”。这表明都江堰的修建( ) A.为秦朝完成统一奠定基础 B.连接了长江和珠江的水系 C.成功解决黄河流域的水患 D.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 13.“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下列历史事件与此描述的时间段相吻合的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