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 六年级上册 6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 狼牙山,山名,位于河北省易县的西部,因其奇峰林立,巍峨险峻,状似狼牙的得名,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东大门,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狼牙山 1941年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当时被围困在狼牙山上的党政机关干部和周围村庄的群众达三四万人,为掩护党政机关和乡亲们突围,七连奉命担任后卫,待大家安全转移后,再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班长马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去找指导员求战,要求把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他们班。连长、指导员知道他们班战斗力强,经商量,同意了请求。当时他们班除因伤病住院外,只剩下5人。 壮士 壮士:勇敢而豪壮的人 荆轲刺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的什么事?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初读感知 3、检查自读情况 大举进犯 横七竖八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全神贯注 昂首挺胸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壮烈豪迈 2.请给每一部分标上小标题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 → → → 1.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马宝玉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葛振林 文中的五壮士分别指谁? 接受任务 学习第一自然段 敌众我寡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 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沉着 吼 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卢沟桥事变爆发,帝国主义大举进入中国,从而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八年来,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仅南京,六个星期内,就残害了30万同胞;他们还在东北建立了“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手段极其残忍!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 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 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神情、动作 痛 击 敌 人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感受到战士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学习“引上绝路”部分,思考: ①摆在战士们面前的是两条什么路?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可以追上连队; 一条通向狼牙山顶峰,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②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态度坚决果断 ③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崇高的牺牲精神 壮士:勇敢而豪壮的人 马宝玉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葛振林 文中的五壮士分别指谁? 小练笔 想一想,写一写 写一写歌颂你仰慕的抗日英雄,并用上三四个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 峰顶歼敌 狼牙山五壮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