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3119

1 古诗三首 《村晚》 课件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47988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三首,村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童年往事”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1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乡村的傍晚,你觉得会有什么画面? 归巢的鸟儿 袅袅升起的炊烟 骑牛的牧童 农忙的村民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村晚》,看看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乡村美景吧! 稚子弄冰 雷震 雷震 南宋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了解作者 村晚 解题: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解读诗题 通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ēi yī 初读古诗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反复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bēi yī 读好节奏 多美的景色啊,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圈出来。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池塘水 草 落日 山 牧童 寒漪 短笛 牛 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的方法: 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村晚》,理解诗意。提示: 借助注释; 查工具书;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小组交流讨论等。 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各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 草满池塘水满陂 池岸 从两个“满”字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理解诗意 茂盛到长满池塘的青草 池水高涨 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 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 草满池塘水满陂 理解诗意 衔: 浸: 口中含着。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淹没。(倒映在水中) 山衔落日浸寒漪 水中的波纹 为什么要用“衔”字? 一个“衔”字,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 理解诗意 衔: 浸: 口中含着。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淹没。(倒映在水中) 山衔落日浸寒漪 水中的波纹 是什么倒映在水中? 理解诗意 山 落日 衔: 浸: 口中含着。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淹没。 山衔落日浸寒漪 让人感到寒意的水面波纹。 诗意: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理解诗意 宁静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你有怎样的感觉。 悠远 理解诗意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诗意 理解诗意 读读诗句,想象画面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曲调 随口 理解诗意 宁静优美的美景中,牧童出场了 横坐 “牧童”指的是什么人? 放牛娃 去哪里? 回家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曲调 随口 理解诗意 宁静优美的美景中,牧童出场了 你从这样的画面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天真快乐 悠闲自在 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漫上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倒映在寒冷的水中。回家的牧童正横坐在牛背上,驱赶牛儿回。手拿短笛随口吹,不成调的曲子清脆嘹亮、悦耳动听。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到什么?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体会诗情 对比阅读,改写古诗 对比阅读 相同点 不同点 对比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你们发现了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对比阅读 古诗 主要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