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四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以“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为人文主题的习作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描写生活,感悟生活。围绕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次“交流平台”,一次“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一篇习作练习。本单元作为习作单元,教学时,首先,应该将“把一件事写清楚”作为本单元教学的中心任务,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每一部分的教学都要围绕这一关键能力的培养展开,其他内容的教学要能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 其次,要注重各部分教学之间的层层深入。习作单元各部分联系紧密,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交流平台”是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习作例文提供范例,其功能是继续体会写法: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时,要把握这一整体性,逐层深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单元内容简介 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时,要把握这一整体性,逐层深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学时最好要注意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紧密联系。在三年级的习作练习中,已进行过若干次对叙事相关要点的组块化、阶段性的小练笔,本次习作单元则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叙事文章习作的综合性指导。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习作经验。 单元内容简介 语文要素布列 核心素养要点 《麻雀》一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强大的力量。 本课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可以结合“嗅觉、无可奈何、拯救、嘶哑、庞大”等词语集中识记;也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要求会写的字,简单的字放手让学生自己写,重点指导容易写错和难写的字。 教学时,先让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起因、经过、结果梳理出来,从而明白要把事情写清楚,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然后让学生在文中勾画描写老麻雀和猎狗的动作的语句,以及描写作者听到的声音、展开的联想的语句,在品读中懂得:写一件事,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把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才能清楚地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积累课文中描写生动传神的语句,如,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麻雀》 《爬天都峰》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认读生字,可以在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集中识记。可以组成词语“石级、铁链、攀登、照相、辫子、笑呵呵”进行认读,可以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牢记“辫”字的中间部分。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在每课结束时集中指导。简单的字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容易写错的字和难写的字要有针对性指导,还可以归类指导,提高效率。 课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可以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第2~7自然段,勾画描写“我”爬山前的心理的关键词句。接着,提示学生关注“我”与老爷爷的对话,注意感受语气。然后引导学生默读第6自然段,圈画表示动作的词语,一边读一边想象“我”爬山时的姿态,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爬上峰顶的过程写清楚的。“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