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8655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自我评价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74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评价,七年级,历史,初中,统编
  • cover
第二单元自我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他于显德七年(960年)初发动陈桥兵变;次年,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石守信等重要禁军将领的兵权。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人物是 (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元世祖 2. 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徇私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宋初,因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同乡一事被告发,太祖皇帝在讲武殿亲自出题重考,殿试遂成常制;宋太宗统治时期,还对殿试实行糊名制,以防徇私。由此可见,宋代科举 ( ) A.打破了世家大族的世袭特权 B.提出了诚信考核的要求 C.完善了考试的程序与形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3.下表为王安石变法前北宋三位皇帝部分年份的财政收支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王安石在熙宁二年(1069年)进行变法的背景是 ( ) 时间 收入/贯 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12625万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中央集权加强 B.财政危机加重 C.提倡崇文抑武 D.对外战争失利 4.耶律德光取得燕云十六州后,将原来由畜牧业经营为主的方针改为契丹腹地以西以畜牧业为主,而渤海、燕云以农业为主的方针,并安置大批俘户,“计口授田”,以事农桑。据此可知,辽朝 ( ) A.改变原有生活习俗 B.推崇中原政治制度 C.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D.消除南方人地矛盾 5.下图是依照辽、宋、西夏时期的史实绘制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封建王朝的衰亡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6.在某一历史情景剧中,小明同学扮演的是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宰相。他扮演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 A.韩世忠 B.岳飞 C.文天祥 D.寇准 7.在金太祖正式建立女真政权之前,女真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与邻族交往,都借用契丹文字。后金太祖命完颜希尹依据汉字和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制成女真文字。由此可知 ( ) A.民族交融推动女真部落的发展 B.女真部落完全舍弃本族文化 C.女真势力壮大源于汉人的帮助 D.女真文字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8.下图所示是某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相关内容。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 A.杯酒释兵权 B.岳飞抗金 C.陆秀夫抗元 D.文天祥抗元 9.金朝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为满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内容命题的需求,朝廷还组织人力整理典籍,编纂史书。这些做法 ( ) A.加剧宋金矛盾 B.体现文化认同 C.推动北人南迁 D.完成国家统一 10.下面这张知识卡片记录了某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据此推断,这位历史人物是( ) A.铁木真 B.文天祥 C.忽必烈 D.陆秀夫 11.《过零丁洋》《正气歌》等是文天祥千古传诵的不朽佳作,他在这些作品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意志。后人为其修建了文丞相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天祥当时的决心和意志是 ( ) A.抗击元朝的进攻 B.抗击西方国家的侵略 C.抗击金朝的进攻 D.反抗南宋的腐朽统治 12.忽必烈接受了汉人儒臣提出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他的这些举措 ( ) A.结束了草原的分裂混战 B.有助于元朝统一全国 C.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D.消除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13.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历史知识复习卡片。依据卡片信息可判断,他复习的历史主题是 ( ) 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A.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元朝在新疆的建制 C.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D.宋朝加强对外交往 14.北宋时,政府宣布取消对夜市的禁令,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东京城内十字大街有所谓的“鬼市子”,娱乐场所营业通宵不绝。这反映出宋代 ( ) A.城市商业繁荣 B.城市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