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跟着节气去探究 了解春分 PART ONE 春分简介 因此,“春分”在古代又称“日中”或“日夜分”。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界。 春分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此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的时间 春分时节,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三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即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一候玄鸟至 玄鸟就是燕子。在古人的观念中,燕子是神鸟,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并认为是燕子带来了春天的雨水,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二候雷始发声 东汉许慎 《说文》解释说“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三候始电 天空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润物细无声,而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在春分过后,许多地方也正式进入农耕时节。 春分节气习俗 PART TWO 春分节气习俗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立蛋 01 02 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们去田野中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各种各样,大家一起放风筝,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谁的风筝放得高。 放风筝 春分节气习俗 送春牛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春分一到,有挨家送春牛图的习俗。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诗词 PART FOUR 春分诗词 仲春郊外 唐·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春分诗词 踏莎行·雨霁风光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