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6050

(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6 语文园地七

日期:2025-04-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54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语文,核心,素养,教案,统编,二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时 2 内容 分析 “语文园地七”中由识字加油站、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整合融通在一起:识字加油站,认识清洁工具和劳动项目,积累相关的字词;写话,则是在学完这一单元、逛完课本动物园之后,语言积累的外化。我爱阅读,则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变化的有趣。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汉字规律,书写美观汉字。 语言运用:“写话”可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首先提供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想养的动物,可以从动物的外形或生活习性方面来说,再组内交流自己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 思维能力:能对事物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事物的变化。 审美创造:欣赏二十四节气的美。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与清洁活动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在写话练习中,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培养学生善良、有爱心的品质。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在阅读故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 1.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认识“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尝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初步学会猜读的识字方法,再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 3.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4.通过写话练习,展开从说话到写话的训练,学会有序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为偏旁时,部分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指导写好“劝、堆、转、特”这4个字。 6.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7.通过阅读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感受故事的有趣,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难点 1.通过写话练习,展开从说话到写话的训练,学会有序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为偏旁时,部分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指导写好“劝、堆、转、特”这4个字。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重点)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重点) 3.能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难点) 环节一:识字加油站 【教师活动】 1. 出示词语:“‘扫帚、抹布……’等 9 个词语。” 引导学生认读。 (1) 引导初读:“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 巡视指导学生初读。 (2) 强调变调:“教师指导:‘扫帚’的‘帚’,‘簸箕’的‘箕’,‘擦玻璃’的‘璃’,标注的都是本音,在词语中都要变调读轻声。” 示范发音,让学生跟读。 (3) 组织开火车读,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观察学生认读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2. 引导学习生字:“学习 9 个生字,学生自由认读,教室提醒注意‘扫’是多音字。” 引导学生自主认读。 3. 引导观察特点:“仔细观察,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回答后总结:“第一组表示清洁工具,第二组表示清洁活动。” 4. 展示图片并引导理解:“出示‘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五种清洁工具对应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清洁工具是用来干什么的。” 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5. 展示清洁活动图片并引导分析:“出示‘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四种清洁活动对应图片,仔细观察字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 “扫”“擦”“摆” 都是提手旁,并总结:“‘扌’的字与手有关。” 6. 引导观察特殊字词:“引导学生观察‘簸箕’‘玻璃’‘垃圾’几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