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课题:好剧开演啦--(口语交际+语文园地) 内容分析:课本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抹绚丽的风景,是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和运用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把原文的故事情节加以延伸,将课文改为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结果。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将课本内容巧妙融入剧情中,演绎成一幕幕动人的课本剧,他们用感情饱满的台词、丰富的肢体语言、精美的服装道具、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剧本的角色中,将剧本中的形象情节演绎的淋漓尽致,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写作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找戏,变静态为动态,按照 “明格式———学方法———细读文———共编写”的流程创编课本剧。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由阅读到课本剧、由课本剧再到阅读的循环旅程,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思维能力:学习和运用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把原文的故事情节加以延伸,将课文改为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审美创造:指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改编,通过示范和指导,引领学生亲近名著,感受其魅力。在自主编排的环节,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改编,培养独特的创造,创意表演,增强学生的交际自信。 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教学难点】开展小组讨论,学会轮流主持,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子任务二:名著剧场彩排演出 情境导入:看一场好戏,演一场好戏,古典名著课本剧大剧场活动即将开始,请你一起来参加。 活动流程:活动一:品读书香,演绎经典 活动二:了解讨论内容,讨论标准 活动三:师生合作,明确要求 活动四:分组练习,讨论评价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品读书香,演绎经典 1.学生观看《草船借箭》课本剧视频。 2.谈话激趣:视频中,同学们表演的是哪一篇课文的内容?这些同学将课文进行加工后,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这就是课本剧表演。你们喜欢演课本剧吗? 3.揭示课题:怎样才能演好课本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么表演课本剧”。 4.提出自学要求:阅读教材35页,了解交际要求,我们这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是什么,具体讨论哪些内容? 全班齐读演课本剧前的准备步骤,老师相机板书。(板书:选课文、分角色、怎么演) 5.边读教材第一段话边思考:什么样的课文适合表演课本剧?(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 (1)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对话丰富的课文往往更能吸引观众; (2)选择课文要考虑文中人物的数量、故事的环境等因素; (3)不一定要表演全篇课文,选择其中的某个精彩片段,降低表演难度,更容易取得成功。 6.引导交流:怎样“分角色”呢?(学生交流后小结) 分角色时,我们要考虑“演员”与角色的形象、性格的相似度,还要考虑“演员”能否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7.怎么演好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呢? 可以从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如,怎么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的对话,表演时可以加上哪些表情和动作。此外,还可以想想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和道具。 8.教师补充关于剧本的知识: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