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350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案(表格式,共三课时)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253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课时,格式,教案,古诗三首,下册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 古诗三首 课时安排 3 内容 分析 《绝句》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将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地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春风,如临其境。 《三衢道中》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写的。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古诗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 思维能力: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思政 元素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难点 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绝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难点) 环节一:单元导读,把握要素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页)来,同学们,咱们一起默读 “单元导读” 的两段话,大家仔细想一想:这个单元即将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主要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可以试着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哦。 2. 大家思考得都很认真!现在来小结一下:本单元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具体描绘了大自然中可爱的生灵。我们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学生活动】 1. 认真默读单元导读内容,思考问题,用不同符号标记关键信息。 2. 倾听老师的小结,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和重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为学习本单元课文和古诗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归纳能力。 环节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春天来啦!大家想一想,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又想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几幅春景图,配乐,引导学生说感受) 2. 大家说得都太棒啦!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板书课题,简介杜甫) 【学生活动】 1. 观察春景图,结合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对春天变化的感受,如 “花开了,草绿了” 等。 2. 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对学习古诗《绝句》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春景图和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古诗学习。 环节三:自主读文,初读感知 【教师活动】 1. 下面请同学们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