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2024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公开课课件) 6.5 频数直方图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 学习目标 1.频数直方图:由若干个宽等于组距,面积表示每一组频数的长方 形组成的统计图叫作频数直方图,简称直方图。 2.组中值:每一组的两个边界值的平均数称为该组的组中值。 频数直方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 了解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绘制频数直方图。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频数直方图。 理解频数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意义。 难点 确定组距和组数,合理分组。 运用频数直方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与数据统计相关的实例,如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商场商品销售情况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频数直方图。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频数、频率的概念。 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讲解制作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决定组距和组数。 确定分点。 列频数分布表。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给出一组学生的身高数据,按照制作频数分布表的步骤,详细演示如何制作频数分布表,并引导学生计算出各小组的频数和频率。 (四)绘制频数直方图(15 分钟) 在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讲解如何绘制频数直方图。 以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 根据频数分布表,在坐标平面内画出相应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的频数。 强调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注意事项。 小长方形之间无空隙。 纵轴上的刻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五)课堂练习(10 分钟) 给出另一组数据,让学生自己制作频数分布表并绘制频数直方图,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频数直方图的绘制及注意事项等。 (七)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组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并绘制频数直方图,下节课进行交流展示。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频数直方图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分组和绘制图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1 复习引入 学习目录 3.频数直方图的构成 横轴 表示分组情况 纵轴 表示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小长方形 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频数 当各组组距都相等时,我们可以把组距看成“1”,那么各个小长方 形的面积与它的高度在数值上相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纵轴上的刻 度表示频数。 4.画频数直方图的步骤: (1)列频数表:确定组距、组数、组中值及各组的频数。 (2)画频数直方图: ①画具有相同原点,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表示各组别 和相应的频数; ②在横轴上划分一些相互衔接的线段,每条线段表示一组,在每条 线段的左端点标明这组的下限,在线段的右端点标明其上限,在纵 轴上划分刻度,并用自然数标记;(为了使图形清晰美观,频数直 方图的横轴上可以只标出组中值,不标出组界) ③分别以横轴上每一组的两边界点为端点的线段为底边,作高为相 应频数的长方形,就得到所求的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