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9410

7.8 章末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3132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物理,第二,必修,2019,人教,讲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8节 章末测试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在2024年10月顺利实现第五次“太空会师”,飞船太空舱与空间站对接成为整体,对接后的空间站整体仍在原轨道稳定运行,则对接后的空间站整体相对于对接前的空间站(  ) A.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变大 B.在轨飞行速度变大 C.在轨飞行周期变大 D.在轨飞行加速度变大 【答案】A 【详解】A.对接后,空间站的质量变大,轨道半径不变,根据万有引力表达式可知空间站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变大,故A正确; BC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可得 ,, 轨道半径不变,则在轨飞行速度不变,在轨飞行周期不变,在轨飞行加速度不变,故BCD错误。 故选A。 2.我国发射的夸父一号卫星,肩负着控测太阳“一磁两暴”的任务,该卫星设计的寿命约为4年,其轨道在距地面高度为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引力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 C.地球的质量为 D.地球的密度为 【答案】D 【详解】A.卫星的发射速度若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卫星将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不会绕地球运动,所以,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错误; BC.地球绕太阳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别有 两式联立,求得 故B、C错误; D.地球的密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3.(2021·全国甲卷)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 s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105 m。已知火星半径约为3.4×106 m,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3.7 m/s2,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  ) A.6×105 m B.6×106 m C.6×107 m D.6×108 m 【答案】C 【详解】在火星表面附近,对于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有mg火=mR火,得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l远≈6×107 m,C正确。 4.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任务的背后离不开鹊桥二号卫星的协作。鹊桥二号卫星在地球、月球引力的作用下运行在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上,如图所示,轨道的远月点一直在月球南极地区上空,且不需要耗费额外的推进剂维持轨道飞行状态。则( ) A.鹊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鹊桥二号与月球中心连线在相同时间扫过面积不相等 C.以地球为参考系,鹊桥二号的运行轨迹可能是圆 D.鹊桥二号绕地球运行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平方的比值与月球的相等 【答案】B 【详解】A.鹊桥二号卫星未脱离地球引力的作用,发射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A错误。 BD.由题述可知,月球、地球均不是鹊桥二号的中心天体,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只针对同一中心天体成立,可知鹊桥二号与月球中心连线在相同时间扫过面积不相等;鹊桥二号绕地球运行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平方的比值与月球的也不相等,B正确,D错误。 C.鹊桥二号绕月球做椭圆运动,且始终经过月球南极上方,月球绕地球近似做圆周运动,则鹊桥二号相对地球的运行轨迹不可能是圆,C错误。 故选B。 5.(2022·山东卷)“羲和号”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如图所示,该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接近垂直。卫星每天在相同时刻,沿相同方向经过地球表面A点正上方,恰好绕地球运行n圈。已知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羲和号”卫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