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0443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7课 重复操作用循坏 课件(共17张PPT) +教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006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义务教育,PPT,17张,课件,循坏,作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重复操作用循坏 教学设计 课题 重复操作用循坏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义务教育版五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七课《重复操作用循坏》。本课主要介绍了循环结构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对路口红绿灯、热水壶等生活场景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循环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学生将学习如何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以及了解交通信号灯时长设置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存在循环结构的场景。学会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了解交通信号灯时长设置的作用和意义。2.计算思维:分析和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绘制流程图,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表达能力。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从而提高对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技巧,进一步强化他们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与创作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学生们应认识到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的重要性,他们需要理解循坏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运用,并关注在算法应用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与挑战。 重点 认识算法的循环结构 难点 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行人在红绿灯路口过马路的视频把你想到的重复操作说出来,分享给小组同学,一起交流想法。 学生认真聆听、讨论。 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讲授新课 一、行人过红绿灯路口的步骤1.到达有红绿灯的路口。 2.观察路口的红绿灯,等待对面绿灯亮起。 3.当绿灯亮起时,表示可以过马路了。4.开始过马路,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警觉,注意过往车辆。 5.到达马路对面,顺利通过。在算法描述中,用菱形框来表示判断条件,菱形框两侧带箭头的线表示依据条件判断的结果,决定程序的执行路径。为了更直观地描述这些步骤,可以用流程图描述。认识循环结构在流程图中添加一个菱形的条件判断框,表示需要根据路口红绿灯的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用算法描述问题时,步骤需要更加严谨、明确,减少人为的不可控因素,这是算法与一般步骤的区别。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等阶段。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分支结构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 在空调制冷过程中,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是:空调通过温度传感器会实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与用户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如果当前室温高于预设的温度,空调中的制冷器就会运行并制冷,否则,制冷器就会停止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空调会反复地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进行判断。请尝试用流程图描述这一环节。 课堂小结 1.通过对路口红绿灯的观察与分析,知道用自然语言描述路口过红绿灯的算法步骤。2.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时,既直观又便于呈现,是描述算法的好方式。3.实际生活中存在许多可以用循环结构表示的场景。 板书 第7课 重复操作用循坏 一、行人过红绿灯路口的步骤二、认识循环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第7课 重复操作用循坏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新知导入 2 议一议 3 想一想 4 学一学 5 练一练 6 课堂总结 7 作业布置 8 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路口红绿灯的观察,认识其中存在的重复规律与循环结构。 2.能够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了解交通信号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