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三单元达标检测 积累运用(22分) 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学校开展了“寻找最亮的星”主题活动。下面是小新同学所写的演讲稿,请你帮助完善。 生活中,众多平凡人物也因其闪光点而动人。命运不幸的阿长,不辞辛苦为迅哥买来刻印粗拙的《山海经》;规矩( fán)琐的长妈妈 ,给予小鲁迅真挚的情谊:淳朴的农民在红布似的高(liáng)地里行走,坚韧的红军在悬崖峭壁间酣然入梦.…… ( lì) 尽心血的教师,锲而不舍的同学,一幕幕,一帧帧,汇聚成斑(lán)的星空。他们告诉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1.小新同学在试读时,给文中的四个划线字标注了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zhuó zhì rěn qiè B.zhuō chì rěn qiè C zhuō zhì rèn qiè D.zhuó zhì rèn qì 2.小新同学写稿时,暂用拼音代替了不会书写的字,请帮他选择正确的汉字( )(2分) A.烦琐 高梁 沥尽心血 斑澜 B.烦琐 高粱 沥尽心血 斑斓 C.烦琐 高粱 历尽心血 斑斓 D.烦锁 高梁 沥尽心血 斑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玲上课时一副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样子,像是有什么心事。 B.芦荟是家喻户晓的美容植物,它的样子既像海星,又像八爪鱼。 C.在广阔无垠的已知宇宙中,这颗行星是微不足道的,大多数人对此无法想象。 D.粗心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毛病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B.《老山界》所写的事件的历史背景:1934年冬,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的湘江封锁线后, 翻越了“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一老山界。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温情。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 (3)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人京使》) (4)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脱我战时袍, 。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6.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①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②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③苏轼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④在你的平日生活中,阅读占有怎样的位置,可看出你是否是个爱读书的人?⑤“少年正是读书时”,一篇好文章,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象春天的清新; , ; , 。 (1)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语病:第 句。修改意见: 。 标点:第 句。修改意见: 。 (2)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目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续写两句。(2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7题。(4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分) “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本诗中“独”字好在哪里。(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