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865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 课件(共64张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98846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跨越历史的长河,去追寻那些仁人志士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着三首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了解咏物诗 咏物诗指的是以描述和赞美某种特定的事物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述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咏物诗常常能够表现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赞美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 《梅花》王安石 《墨梅》王冕 《咏柳》贺知章 《咏鹅》骆宾王 查找资料知作者, 抑扬顿挫读诗文, 借助注释明诗意, 了解背景悟诗情, 反复诵读入诗境。 五步学习法 10 古诗三首 马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学写生字 锤 络 凿 焚 学写字 luò 络 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右边上部是折文旁“夊”,不要写成“攵”。 燕山(yān) 燕子(yàn) 燕 似乎(sì) 似的(shì) 似 多音字 马 诗 [唐]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yān luò 整体感知 注释 ①〔燕山〕指燕然山。这里 借指边塞。 ②〔钩〕古代的一种兵器, 形似月牙。 ③〔何当〕什么时候。 ④〔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 马笼头。 解诗题 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本诗是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一首。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①月似钩② 。 何当③金络脑④ , 快走踏清秋。 读一读,说一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精读古诗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字词圈画出来。 “沙如雪”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沙子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为什么沙会是如雪的白色? 原因是月光的照耀 沙如雪 视觉 触觉 沙漠在月下的颜色 夜间寒冷的感觉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月似钩 月亮弯弯的形状 古时的一种弯刀   在“大漠”“燕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 诗的前两句为骏马驰骋创设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大漠平沙如雪,燕山弯月似钩,诗的前两句展示出了寒气凛冽、清冷肃杀的边疆战场景象,为后面写骏马驰骋,冲锋陷阵,创设了一个广阔无垠的背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自己何时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何时将要。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象征马受重用 思考: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 何当 并没有受重用 ‘ 显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领起疑问 无限期盼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没有实现 “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