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4463

【高效课堂】10.《古诗三首》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969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效,课堂,古诗三首,课时,学习,任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学习古诗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语言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思维能力)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读一读本课的生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金络脑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石灰吟》我知道三首古诗分别描述了不同的事物,《马诗》写_____,《石灰吟》写_____,《竹石》写_____,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_____。阅读时产生的问题_____ 任务二: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初读古诗,感知古诗1.初读古诗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②借助课本上的注释或工具书弄清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2.学词语。燕(yān)山 金络(lu0)脑 千锤(chui)万凿(záo) 烈(1iè)火焚(fén)烧 郑燮(xiè) 坚劲(jing)3.学写生字络 锤 凿 焚 活动二:学习《马诗》1.诵古诗,知节奏2.知作者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3.明诗意1)解词①燕(yān)山:_____②钩:_____③何当:_____④金络脑:_____解诗句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意:_____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大意:_____说说古诗的大意。 4.悟诗情1)通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2)诗人仅仅是要写一匹渴望建功立业的战马吗 _____5.背古诗。 任务三(课后练习) 1.课后词语练写 2.默写《马诗》 _____ 拓展资源推荐 推荐阅读《病牛》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1.熟读古诗,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文化自信)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语言运用)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思维能力)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1.借助课文注释或查阅词典,理解下面的词语。等闲:_____ 浑:_____ 清白:_____ 任:_____ 尔: _____ 2.《石灰吟》中的石灰经历了 _____ 、 _____ 、 _____的过程。3. 《竹石》是一首借物喻人的题画诗,表面上是写 _____ ,实际上是写 _____ 。 任务二 活动一:学习《石灰吟》 1.解诗题 吟:_____ 石灰吟:_____ 2.诵古诗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知诗人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主要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暮春遇雨》《于忠肃集》等。 4.解诗意 1)解词 ①等闲:_____②浑:_____③清白:_____ 2)解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解释:_____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_____ 5.悟诗情 1)诗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理解诗歌大意,将石灰的生命历程概括出来。 ( ) ( ) ( ) ( ) 2)石灰平凡,于谦为什么要赞美它呢 结合资料链接说说于谦的用意。于谦一生历经坎坷,曾历任多个重要职位,以清廉正直勇于担当著称。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主张抵抗到底,并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争中,于谦作为不懂打仗的文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