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核心素养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为创造人类文化做 出的贡献,尊重和交流互鉴。 课前预习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原因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_____。 2.世界各国历史上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1)古代世界:在欧洲各国的_____、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2)古代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_____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3.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世界 ①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834年,_____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③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_____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2)中国 ①始于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②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_____》。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④1961年3月,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⑤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_____》,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致力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以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继承。 二、《世界遗产公约》 1.原因: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2.制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_____》。 3.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_____实施有效保护。 4.内容 (1)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_____来参与保护。 (2)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_____》加以重点保护。 (3)确定了文化遗产、_____、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5.发展完善 (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一概念。 (2)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不仅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_____、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6.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措施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_____》,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意义 ①保护遗产、_____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迹: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_____等。 (2)近代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_____的重要文化遗产。 2.中国的文化遗产 (1)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2)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_____项。 课后练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学者以“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