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9489

5.2 频数直方图 课件(共44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3841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频数,直方图,课件,4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5.2 频数直方图 课件 第5章 数据的频数分别 湘教版数学8年级下册(公开课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学习目标 1.明确频数直方图制作的步骤,会绘制频数直方图.(难点) 2.能从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中获取有关信息,作出 合理的判断和预测.(重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正确列出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会从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和折线图中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经历数据的分组、频数统计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频数、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频数分布表的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的绘制。 从频数分布图表中读取信息,分析数据特征。 教学难点 合理确定数据的分组组数和组距。 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部分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图表准确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和折线图的制作方法及各部分含义,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数据分组、图表分析等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练习法: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制作图表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处理全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生活中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场景,如:学校统计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以便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商场统计不同商品的销售数据,分析销售趋势等。 提出问题:面对这些大量而杂乱的数据,我们如何才能清晰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数据的频数分布。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讲解: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例如,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里成绩为 90 分的有 5 人,那么 90 分这个数据的频数就是 5。 频率是指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若班级总人数为 50 人,90 分的频数是 5,那么 90 分的频率就是 5÷50 = 0.1(或 10%)。 强调频数是一个具体的次数,而频率是一个比值,反映了该数据在总体中出现的频繁程度。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问题: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参加呢?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交流与思考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 一 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cm. 一、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你知道怎样做才能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