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2053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灯光(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8100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
    (课件网)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灯光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第一阶段,1946年夏至1947年6月中共属于守势,甚至离开延安。第二阶段,1947年7月至1948年9月,战略反攻时期,故事发生于这一时期。营长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多么来之不易,都是如营长一样的英雄的鲜血与盛,生命换来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 战地 突击 歼灭 陷入 憧憬 阻击 点燃 性命 焦急 zhàn tū jiān xiàn chōngj ng z rán xìng jiāo 宏伟 围歼战 交通沟 倚 胸墙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 华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认读词语: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 倚:靠着。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黑魆魆:形容黑暗。 千钧一发: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读第1、2自然段,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a.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 b.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默读课文3―10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 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到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话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以“灯光”为线索,深入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