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8085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9课 古诗三首 课件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55205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课件网) 释义: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 ◎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语文 要素 ◎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习作要求 家国情怀 单元主题: 04聆听革命先驱的故事 12《清贫》 03体悟军人的钢铁意志 10《军神》 02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思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01领略诗人的报国之志 9《古诗三首》 06学描写,表人物内心 习作:他 了 05梳理总结谈方法 《语文园地》 品细节之妙,悟家国深情 用细节之法,表人物内心 01领略诗人的报国之志 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经久流传的作品,它们或记述爱国将士誓死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或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千百年,走进诗人,近距离接触戍边将士,感受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唐朝时发展到了顶峰,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部分。 新课导入 古 古 诗 诗 三 三 首 首 9 9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从军行》作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被世代所传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王昌龄的《从军行》。 从 军 行 王昌龄 回忆旧知 ·悟诗情 ·明诗意 ·识诗人 ·解诗题 学习古诗的方法 从军行 [唐]王昌龄 ①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注释 ① 理解诗题 边塞诗 参军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等。 王昌龄 (约698—约757)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了解诗人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初读古诗 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初读古诗 听示范朗读,画出节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 / / / / / / 学习古诗的方法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 想象画面 查阅资料 关键字词 …… 回顾方法 借助注 联系上下文 抓关键词想象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运用学过的方法,尝试解释古诗。 理解诗意 试着说说大意 读一读,说说这两句诗里写了哪些景物?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 祁连山 古关名,故址在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