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科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一章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现代顺风耳—电话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通过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鉴于学生对于电话的内部结构、连接电话的网络不了解,教师可采用实物剖解、学生连图、多媒体、电话示教板演示等手段,教授相关知识。本节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了解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基本知识。 2.学习者分析 电话,作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生们对于电话的通信原理,也普遍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教学难点是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4.评价量表 《现代顺风耳—电话》的评价量表任务列表任务要求(满分:15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任务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5分)任务二:电话交换机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5分)任务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5分)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各是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的?视频引入:“顺风耳”的神话传说教师讲解:在我国古代曾经流传有“顺风耳”的神话传说,它反映了人们想要冲破空间的阻隔,互通信息的美好向往。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一愿望得以实现。100多年来,电话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现代顺风耳”———电话了。 观看图片,识别、思考并回答问题。观看视频,听老师讲解。 引入本章主题“信息的传递”。引入本节新课主题“电话”。 任务二: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出示课本图21.1-2 电话。教师讲解: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和听筒之间还要连上一对电话线用来传递信号。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为强弱变化的电信号(电流)。电话线的作用让电流沿着电话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听筒的作用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把携带信息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教师总结:话筒把声音转换为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电话响传到远方,再通过听筒转换为声音。出示课本图21.1-3 电话结构示意图。教师结合电话的结构示意图,更加细致的讲解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需要指出,话筒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听筒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通过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结合电话的结构示意图,更加深入地理解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评价标准】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5分) 任务三:电话交换机 想想议议1提出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通话,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想想议议2提出问题: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这时其他几部暂不能通话)?请在图乙中把电话线画出来。电话交换机能够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教师播放“电话交换机”讲解视频。教师出示图21.1-5 电话交换机工作示意图,以及图21.1-6 程控电话交换机和操作台。教师介绍,现在电信局用到的电话交换机都是程控电话交换机。 思考、画图、回答。观看视频,理解、思考。 通过画图,让学生理解电话交换机的优势,引出电话交换机。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电话交换机。通过图片,再次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