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4556

10.《纸的发明》教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9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纸的发明,教案
  • cover
《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重点指导、回文朗读等方法,随文认读“创、携”等9个生字,认读“创造、携带、保存、学富五车、制作、蔡伦、积累、朝鲜、欧洲、社会”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创造、改进”的意思,会写“册、存”2个字 2.学习用找关键词、选关键词、串关键词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弄清第2、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关键词,了解2、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话说“四宝”,文化而入,引入课题 1.游戏活动:根据你发现的信息猜一猜是哪种书画用品。 (1)毛笔:根据你发现的图片信息猜一猜是哪种书画用品。 (2)墨:根据你发现的文字信息猜一猜是哪种书画用品。(指导点:认识关键词) (3)砚:根据你发现的文字信息猜一猜是哪种书画用品。(指导点:认识关键句) 2.引题板题。 (1)笔墨砚和另外一种书画用品合称为“文房四宝”,第四种物品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是文房四宝中的一宝———纸”。 (二)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识字学词。 1.朗读第1自然段,随文学习“造纸术、伟大”。 (1)引出第1自然段:其实很久以前是没有纸的,出现了造纸术才发明了纸,所以课文开篇是这样说的。 (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巩固学词:造纸术、伟大。 齐读第1自然段。 2.朗读第2自然段,随文学习“创造、记录、青铜器、携带、保存、学富五车、一册书”等词。 (1)引入第2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关注生字。 师: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呢?听王老师读第2自然段,请大家注意生字的读音。(师读第2自然段) 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 创造 记录 青铜器 携带 保存 学富五车 一册书 随文学习“册、学富五车”:谁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你能文中的原话说说你的理解吗? ①册: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②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③指导书写“册”字。(通过正确、错误的两种书写对比,发现“册”字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生齐读句子: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指导书写“存”字。(归类指导左上包右下的字的书写要点:层、房、床。) 学生在作业单上练习书写“册”“存”,师巡视指导。 3.朗读第3-5自然段,随文学习“制作、盛放、蔡伦、积累、经验、改进、切断、朝鲜、阿拉伯、欧洲、社会、影响”等词。 (1)引入学习,学生自读课文。 师:没有造纸术的时候,人们记录事情很不方便,那么造纸术又是怎样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3-5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出示句子,巩固识词。 ①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用换词法,对比理解“改进”、“创造”。) 师:“改进”能不能换成“创造”?为什么? ②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随机认识多音字“鲜”。) 4.同桌轮读,朗读全文。 (三)圈选信息,了解段意,初学方法。 1.出示课后练习一,引入学习任务。 师:读着读着,我们把课文读通了,可是课文读到这种程度还不够,我们还要读懂课文。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2.导学第2自然段,学习了解段落大意的方法。 (1)分句读文,找出关键句子:哪些句子提到了古时候人们记录文字的物品和缺点。 这些句子中提到了古时候记录文字的哪些物品?它们都有什么缺点呢? 这些缺点中,哪一种最能概括所有物品的缺点? (4)串连关键词,进行有序表达,概括出第2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